top of page

關愛與蒙特梭利教育

威廉•克雷恩(William Crain)博士 1984年,教育哲學家內爾•諾丁斯(Nel Noddings)做了一個大膽的聲明。她說,教育的目標並非主要是智力方面,教育的目標應該是一個道德的目標,“愛心的保持與提高”(p.173)。 諾丁斯(1984-1992)認為,當我們給予別人關注並希望幫助他們時,我們就是在關愛他們。我們也可能向動物、植物、自然環境、物品、想法、以及我們自己表達關愛。作為教育者,我們的目標是關愛我們的學生並幫助他們培養愛心。

一個教育政策制定者僅關注考試成績的時代,諾丁斯將我們的注意力引向一些更高貴的東西。事實上,著名的心理分析學家埃裡克•埃裡克森(Erik Erikson)認為關愛是成年中期主要的美德(1964)。在這段時間,成人的任務是承擔起照顧下一代的責任。 在本文中,我將論述蒙特梭利教育者如何既關愛兒童又培養兒童的關愛行為,我將重點討論蒙特梭利教育的(及其他的)關於兒童能通過與動物接觸培養愛心的觀點。

富有愛心的蒙特梭利教師

蒙特梭利教育中,理想的教師是非常富有愛心的,只是關愛的方式不同。在大多數傳統學校,教師通過照料孩子並給予大量教導來幫助孩子。蒙特梭利教師的教導會少很多。她/他希望通過為孩子提供任務讓他們自己發展能力從而達到説明的目的。蒙特梭利認為教師的角色是謙卑地“服務”正在進行自我建構的兒童。在她的一篇 文章中,她將教師比作擺放好需使用的物品然後回避的僕人(1949/1982,pp. 281-284)。蒙特梭利認為自然提供給孩子一種他們所需的內在工作意識,蒙特梭利學校提供給孩子選擇工作任務和材料的自由。

但教師並不是完全放手。他們非常關注每一個孩子獨特的興趣及正在形成的能力,有時也會給孩子介紹新任務。 蒙台梭利認為這些觀察是最重要的。教師必須盡可能全面開放地觀察孩子,這樣做,教師在很大程度上放下了自我。作為教育決策制定者,她撇開任何自我的想法以及關於孩子應該完成的內容的預想。相反,她關注的是孩子已經為工作做好的準備。教師的注意力完全投入到孩子身上。(蒙特梭利, 1909/1964, p. 87; 1949/1982, pp. 201–203, 276; 1936/1970, p. 39)。

即使主流教師想要完全關注每個兒童的特殊需求及興趣也很難做到,因為主流教育關注的是未來, 對教師的期望是能著眼于未來,不管是年末標準測試,還是下一年級抑或是成人社會的需求。 相比之下,蒙特梭利要求成人認真關注兒童的當下。自然界使得兒童在不同的時期發展不同的能力,我們必須留心兒童此刻渴望發展的能力。只有這樣做,才能幫助孩子充分發展她/他的各種能力。(蒙特梭利,1936/1970, p. 45) 蒙特梭利引用很多聖經中的勵志名言點綴她的著作,但是她的觀點與東方哲學在很多方面產生共鳴。一方面,蒙特梭利和東方哲學家包括吠檀多(Vedanta 譯者注:印度教的主要哲學)的追隨者(帕塔薩拉蒂,1948, p. 85)要求我們去服務他人。此外,無論是蒙特梭利還是東方先賢們都強 調必須放下自我從而去全面周到地照顧兒童及他人。蒙特梭利及東方大師都激勵我們在關注他人的時候要關注當下。佛教徒也許是關注當下這一理念最有名的創導者。(漢,1998,p.106)

 

兒童愛心的培養

在蒙特梭利教育中,教育的目標不僅僅是讓教師關愛兒童,同時也促進培養兒童的愛心。在我看來,蒙台梭利教育從以下三個方面去實現這一目標。

1)正常化

當孩子找到能讓他們發展能力的工作任務時,他們高度地專注於這些工作,完成工作的時候他們平靜而快樂。他們看起來非常平和因為他們有發展自身重要能力的機會。他們很積極地看待世界,對班級同學感興趣,並希望能對大家提供幫助。(1949/ 1982, p. 273)。 蒙台梭利把這個被稱為“正常化”的過程比作一個退居沙漠的神秘主義者,他在歸來的時候以全新的方式看待這個世界。“為了與我們的同胞相處共存,有時我們必須退居幽靜的地方獲得力量;只有那時,我們滿懷著愛看待我們的同胞”(1949/1982, p. 273) 。同樣,經歷了高度專注的兒童能散發出快樂的情緒並“對周圍所有人都有益”(1949/1982, p. 273)。最終,蒙特梭利認為這樣的孩子將會為建設一個更加和平的世界做貢獻。(沃爾夫,1989)。

2) 混齡

蒙特梭利觀察到,在傳統學校,兒童是和同齡的孩子在一起學習,競爭和妒忌是很普遍的現象。在蒙氏學校,因為是混齡班級(比如,3-6歲的孩子同在一個班級),所以情況是不同的。年紀小一點的孩子崇拜年長孩子的能力而不會 妒忌,年長的孩子的又具有一種與生俱來的幫助年幼的孩子的願望。社區集體意識在這樣的環境中能更容易發展起來。 蒙特梭利強調大孩子相較于大多數成人在提供幫助時候更加具有辨別能力。他們本能地就知道什麼時候他們的幫助是必要的,如不必要他們更願意不去打擾年幼的孩子發展獨立性。比如,大一點的孩子可能幫助一個年幼的孩子拾起花瓶的碎片,因為年幼的孩子還不能獨自安全地完成,但是他們不會去介入正在努力搬重物以發展身體能力的活動。蒙特梭利覺得年紀大一點的孩子“具有潛意識早期願望記憶(深刻地感受到需要去),要去盡最大的努力,這也是當她/他的幫助是一種障礙的時候,她/他不會提供幫助的原因” (1949/1982, p. 229) 。 進化心理學家皮特•格雷Peter Gray (2013) 指出我們人類整個過去的時間,不同年齡的兒童在一起的時間很多,年長的孩子幫助照顧年幼的孩子。直到大約100年前西方社會開始普及義務教育,很多孩子按照年齡分開。格雷總結了關於混齡確實有助於提升幫助行為的研究,雖然有些研究涉及的年齡跨度比蒙特梭利建議的年齡跨度更大。

3)與動物接觸

蒙特梭利是最早認識到兒童對植物及動物的深深的關愛的教育家之一。她覺得這種關愛是自發及本能的。比如,在她1909年完成的《蒙特梭利方法》一書中,她描述了小孩子不時地去查看小雞和小兔寶寶是否安好,雖然成人並沒有告訴他們這樣做。“很多時候孩子們平靜地工作時,他們做自己選擇的工作,1個、2個或3個小 朋友會靜靜地起身出去看一眼小動物,檢查他們是否需要照顧” (1909/1964, p. 158) 。蒙特梭利補充說,兒童甚至對蚯蚓以及在糞便中蠕動的幼蟲都充滿愛地關心,而不會像大多數現代成人一樣感到噁心。蒙特梭利在她1948年完成的《發現兒童》一書中展開了這個話題,並增加了一條提醒:雖然兒童對動植物的感受是本能的,她說,但是兒童需要與它們接觸以使這些感受得到增強。我們不能將孩子限制在一個人造的世界卻希望這些感受得到強化發展。可悲的是,蒙特梭利說,這正是大多數現代兒童生活的世界。他們在人造的環境中成長,與自然疏遠,所以,他們對動植物起初非常強烈感受逐漸消失。蒙特梭利敦促現代成年人讓兒童重新與動物和自然接觸(蒙台梭利,1948/1967)。

我自己的觀察與蒙特梭利的觀察一致。2008年,我和妻子艾倫在紐約州北部成立了避風港農場動物避難所。這個避難所為從被屠宰和虐待中解救出來的農場動物提供一個永久的家。來這個避難所參觀的兒童表現出了對這些動物的無限喜愛並且想要照顧它們。我製作了一個兒童在農場的影片。(克萊恩,2011)當我在一次會議中播放這個影片的時候,一位元名叫賈桂琳•皮拉的觀眾分享了她作為一名新教師的經歷。她的分享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所以後來我向她瞭解更多的細節。簡短地分享一下她的故事:在2007-2008學年,皮拉蒂開始在紐約城的一個貧困區教一年級學生。她的學生的家庭環境很困難。很多孩子都目睹過家暴甚至被家暴過。有幾個孩子飽受致命的酒精綜合症之苦,很多孩子被診斷有注意力障礙。很多的孩子和他們的祖父母生活在一起因為孩子的父母都身陷囹圄。在教室裡,孩子們積極地試圖保護自己及 自己的物品。他們打來打去,摔椅子,亂扔東西。

地球日那天迎來了一個轉變。作為回收利用課的一部分,皮拉蒂播放了一個垃圾填埋場的海鷗的小短片,看到鳥兒吃垃圾, 孩子們感到很不安。“這是我第一次看到孩子們關心自身以外的事情,”皮拉蒂說。 皮拉蒂決定向孩子們介紹更多的自然主題。學校領導不允許把動物帶進教室,但是孩子們開始種植利馬豆,觀察學校周圍的小鳥。他們搭建松果野鳥餵食器,這樣小鳥就可以吃到有營養的食物。孩子們開始對鳥兒的特點感興趣,談論他們彼此最喜歡的部分,相互建立情感紐帶。“自然”,皮拉蒂說,“引起了內心的一種轉變。孩子們變得彼此關愛,非常友善。” 孩子們的關愛態度也延伸至教室之外。當他們聽說了在紐約棄兒(New York Foundling一個為需要幫助的兒童及家庭提供説明的組織)的孩子,他們進行了一次籌款活動用於購買香皂,牙刷及洗髮水。雖然皮拉蒂的這些學生很多自己也需要這些用品,他們卻選擇了捐贈。 通過她的工作和觀察,皮拉蒂得出結論,接觸動物及自然喚起那些憤怒及防禦心強的孩子心中關愛的感覺並喚起他們保護生命的本能衝動。(克雷恩,2014) 並非所有人都贊同蒙特梭利和皮拉蒂的觀點。一些學者(如,德爾,2006)爭辯說,兒童的關愛的情緒不是本能產生的而是主要來源於社交群體。不幸的是,現有的資料還不足以回答這個問題。我個人的感受是兒童的保護性情緒不是他們的成人社會的產物,因為兒童的感受通常比他們周圍的成人會強烈很多。例如,這是基因•邁爾斯(Gene Myers)在中西部的一所幼稚園裡進行了長達一年的研究 的發現,該幼稚園的孩子年齡在4-6歲,他們來自於不同的社會背景。邁爾斯談到: 孩子自發、急迫地告訴家長動物受到傷害的事情,比如說一隻死的小幼鳥被帶到班級,或者是一隻小狗被不小心踩到的故事,還有一隻在教室出生的的鴿子去世了,再或者是出現的蜘蛛猿被關進籠子裡:所有的這些都會引起4-6歲的孩子關注甚至是憤怒的反應。(邁爾斯與桑德斯,2002,p163)。

相比之下,孩子的老師和父母們通常會更冷漠地看待動物(邁爾斯,1998)。其他人(e.g諾丁斯,1992,p127)也觀察到兒童對動物的關心通常比成人的更多。 通常會有一個關鍵時刻,也就是當兒童發現他們對動物的同情是成人沒有的,在5歲左右,當他們知道他們吃的肉來自動物,很多孩子都會變得非常不安並且想成為素食者,但是他們的家長經常會盡力說服孩子吃肉是沒關係的。(克萊恩,2014,p.102)。 絕大多數成年人都希望他們的孩子能成為關愛他人的人而我相信達成這一目標的最好方法就是去呵護兒童的對待動物的保護情緒。我希望家長及老師們能為孩子提供照顧動物的機新會並允許他們只要不想吃就不吃肉。另外,如果家長及老師想要推廣對動物仁慈的愛心,他們需要找到給動物籠外時間的方法。這些所有的努力都值得付出並能為一個充滿愛心的社會做出貢獻。 威廉•克雷恩(William Crain)博士,是紐約城市學院心理學教授。他最近完成了《動物與兒童的情感生活:來自農場動物避難所的見解》一書。

請通過郵箱billcrain@aol.com與他聯繫。 參考文獻: Crain. W. (2011, April 11). Children at the farm. YouTube video. www.you-tube.com/

watch?v=z97XZ17Op1E Crain, W. (2014). The emotional lives of animals and children: Insights om a farm sanctuary. San Francisco: Turning Stone Press. Derr, T. (2006). “Sometimes birds sound like sh”: Perspectives on children’s place experiences. In C. Spencer & M. Blades (Eds.), Children and their environments: Learning, using, and designing spaces. Cambridge, U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Erikson, E. H. (1964). Insight and responsibility. New York: W. W. Norton. Gray, P. (2013). Free to learn. New York: Basic Books. Hanh, T. N. (1998). e heart of the Buddha’s teachings. New York: Broadway Books. Montessori, M. (1964). e Montessori method (A. E. George, Trans.). New York: Schocken Books. (Original work published in 1909.) Montessori, M. (1967). e discovery of the child (M. J. Costelloe, Trans.). New York: Ballantine Books. (Original work published in 1948.) Montessori, M. (1970). e child in the family (N. R. Cirillo, Trans.). Chicago: Henry Regnery Company. (Original work published in 1936.) Montessori, M. (1982). e absorbent mind (C. A. Claremont, Trans.). New York: Delta. (Original work published in 1949.) Myers, G. (1998). Children and animals. West Lafaye e, IN: Purdue University Press. Myers, O. E., Jr., & Saunders, C. D. (2002). Animals as links toward developing caring relationships with the natural world. In P. H. Kahn, Jr., & S. R. Kellert (Eds.), Children and nature: Psychological, sociocultural, and evolutionary investigations. Cambridge, MA: MIT Press. Noddings, N. (1984). Caring: A relational approach to ethics and moral education. Berkeley, C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Noddings, N. (1992). e challenge to care in schools: An alternative approach to education. New York: Teachers College Press. Parthasarathy, A. (1948). Vedanta treatise. Bombay, India: Vedanta Life Institute. Wolf, A. D. (1989). Peaceful children, peaceful world: e challenge of Maria Montessori. Hollidaysburg, PA: Parent Child Press. 原文發表在《蒙台梭利生活》, 原文發表在《蒙台梭利生活》, 2016201620162016春季刊,第 春季刊,第 28 卷,第 卷,第 1期,譯文經美 國蒙台梭利協會 www.amshq.org www.amshq.org

bottom of page